きららか射水観光NAVI 新湊觀光船指南

區域01

海王丸~新港大橋

語音導覽(約15分鐘)

音訊下載

由中文來進行撥放導覽

海王丸

在行進方向的左側大家看到的是有海上貴婦人之稱的帆船「海王丸」號。

海王丸號作爲商船學校的練習船,與現在停泊在橫濱的「日本丸」號為同一時期所建造的。1930年2月14日下水,至1989年9月16日退役前,航行了106萬海里、約繞行地球50圈,這艘帆船在役期間培育了11,190名的航海人員,現今也將船艙的樣貌公開供一般市民參觀。

因帆船的下水式與情人節為同一天,海王丸公園也是富山縣内屈指可數的約會場所之一,因此也博得「戀人的聖地」的美名,也會藉由情人節這一天,在船上舉行「敲響幸福之鐘的婚禮典禮儀式」。

「我們想打造適合日本海洋之王者的船」,因此將2艘帆船命名爲「日本丸號」、與「海王丸號」。由於展開白色船帆的姿態優美動人,兩艘帆船也被比喩爲美麗的姐妹,全帆展開的活動從4月到10月之間,義工團隊們會將29面船帆全數展開,毎年舉行約10次的展帆活動。

新湊大橋

前方可以看到橫跨港口上方的那一座大橋是「新湊大橋」。在港口開港之前,是利用一座小橋和鐵路的鐵橋所連接而成,但隨着富山新港的建設興起,西元1967年11月港口被一分為二。隨着開港,渡輪開始通航,繞道的路線也被建設阻擋。然而後來,這對市民的生活、産業、經濟活動等開始受到嚴重影響,因此新湊大橋的建橋工程於西年2002年秋季開始全力動工建造大橋,耗時約10年的時間,於西年2012年9月新湊大橋開通後,將一分為二的富山新港東西兩岸,在時隔45年後又重新連接上。

新湊大橋的總長包括前段進入橋上的部分約爲3600公尺,,距離水面高度爲47公尺,是花費485億日元建造的環日本海一側最大的一座斜張橋。這座橋的結構分為上下2層的,橋的上層為汽車行駛道、橋的下層為人行步道,在橋的東西2端可乘坐電梯到橋上的人行步道後享受空中漫步的樂趣。

天氣晴朗時,從橋上可以將日本海、立山連峰、能登半島的美景,以及藍天與白色大橋對比的絶美景色盡收眼底。

富山新港

接下來要進入到富山新港。這個地區自古以來就被稱之為射水。大約在奈良時代的公元746年左右,大伴家持在擔任越中國司的5年任期中,有許多描繪這個地區風景歌詞被収録在「萬葉集」當中。

其中有一首,「みなとかぜ さむくふくらし つまよびかわし つるさはになく」
意思是説,港口的風在冷颼颼颼地吹着。在奈呉江邊,夫妻倆互相呼喊著,鶴群們在不停的鳴叫。

當時的國府官邸位於二上山東邊的位置,從那裏抬頭一望所看到的大海稱之爲奈呉之海、沙灘則稱之爲奈呉之浦、潟湖則稱之爲奈呉之江。至今為止奈呉之江這個名稱還留存著。鎌倉幕府時代出現後,越中的守護所設在奈呉之江的旁邊,該館後來被稱爲放生津城,地名也更名爲放生津。中世紀時期,據傳是是北陸地區的名城。

富山新港在過去是一個名為放生津潟湖的天然湖泊,東西長2.4公里、南北寬1公里、面積達1.8平方公里,最深處約1.5公尺,是一個淺水湖泊。在這邊生活著淡水魚的種類有鯽魚、鯉魚、鯰魚、雷魚等魚類,到後來漸漸地也大量繁殖了汽水魚種類的鰻魚、烏魚、蛤蠣類等。

富山新港是利用放生津潟湖建造了一個填海造陸的港口,作爲一個新産業城市建設的一環,耗費長達7年的時間,於1968年落成開港。

與此同期利用填海造陸所形成的工業區,匯聚了金屬、機械、木材等相關産業的企業,作為工業港口進行發展,後來也被列爲國際海上網路樞紐的重要港灣。

新港大橋

接下來大家看到的是新港大橋。

這是連接高岡市和射水市的一座橋,也是連接通往海王丸公園的道路。
新港大橋是以「海洋與貿易」作為射水市發展的象徴主題。橋上的 4根主柱,設計為漂浮在波浪中的地球,成爲國際重要港口的象徴。

内川

接下來即將進入到有日本威尼斯之稱的内川,在内川裡包含路面電車萬葉線所行駛的鐵橋在内,共有11座橋。

内川是連接莊川河口、放生津潟湖以及現今的的富山新港的2級河川。

里。過去,放生津潟湖流經東内川與富山灣相連,作爲船隻來往的運河,發揮了很重要作用。來自射水平野農村的物資,經由周圍湿地地區的衆多河流匯集,再經過内川後運送至各地。内川在連接中世紀作為通往繁盛的放生津港的運河,不僅僅是排水的渠道,更是與人們生活有着密相關,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區域02

二之丸橋~神樂橋

語音導覽(約6分鐘)

音訊下載

如果看到這座橋之後再播放。

由中文來進行撥放導覽

二之丸橋

二之丸橋於1920年建造。以放生津城命名而得名。
此後在西元1960年重新翻修建設,於西元2007年完工。
橋的特色在於其設計是以放生津城作爲形象概念。

放生津橋

接下來是放生津橋,放生津橋建於1493年。當時室町幕府時代第10代將軍足利義材因政變而逃離京都,來到了越中放生津並樹立政權。在接近5年的時間裡,放生津成為了日本政治、文化的中心而逐漸繁榮起來。因此這個地區也有放生津幕府的別稱。足利義材後來返回京都恢復了將軍的職位,並改名爲足立義稙。

在這座橋上也有設置了足利義材的青銅雕像供市民是觀賞。

東橋

東橋、橋身塗上了赭石色的色彩,與周邊房屋完美融合。
這座橋是委託由西班牙的建築師塞薩爾・波爾特拉先生所設計,成為日本國内少見的採用妻切屋頂並提供給行人專用的的橋樑。
橋的兩端設有玻璃覆蓋的休息區,配有長板凳供市民、觀光客稍作休息。在屋頂上的裝飾有太陽和月亮的風向儀。
在橋的周圍這附近,可以看到許多捕魚用的漁船挑停靠在内川的兩岸。
内川作爲漁船的停靠場所之虞,是從古時候起就是漁業從業者的工作場所,也是他們一般生活起居地方。將捕獲到的魚貨曬成魚乾的場景,展現了漁民們的日常。

太陽落下後,燈光點亮,整個休息空間就像一盞巨大的燈提燈浮現在水面上,呈現出非常美麗的畫面。

山王橋

接下來大家看到的是山王橋,這座橋又被稱作「手之橋」,是由在地出身的雕刻家竹田光幸先生所製作而成的,他將大理石分別以「人、心、愛、夢」爲不同主題來呈的4個與手相關的彫塑作品。

此外,這座橋的護欄上設計有音符音階,人行道一側刻畫著童謠《大海》、汽車道一側則刻畫著「一閃一閃亮晶晶」的歌曲。

神楽橋

神樂橋上的護欄中嵌入了72塊彩色玻璃窗,這些色塊是由當地著名的工藝家大伴二三彌先生所製作的。大伴二三彌先生以其JR東京站的作品《天地創造》而聞名。這些玻璃窗上描繪了曳山祭典和海鷗等的圖案。

清晨和夕陽的陽光透過這些彩色玻璃窗,形成彩虹的光線,散發出幻想般的氛圍,因此這座橋又名為「彩虹之橋」。此外,夜晚時分,街道的燈光和色彩映射在河面上,呈現出特別美麗的景象。

區域03

中新橋~奈吳之浦大橋

語音導覽(約6分鐘)

音訊下載

請通過神樂橋後播放。

由中文來進行撥放導覽

中新橋

穿過了「神樂橋」,前方看到的橋是「中新橋」是一座行人專用的橋樑。
中新橋是一座連接舊名為中町和新町的2個小鎮的橋樑,因此以這2個地名的首字命名而來的。
橋身的設計靈感源自江戸時期時北前船為背景。在橋的外觀上採用了天然木材,以與周圍的景觀和諧共融。

中之橋

接下來是中之橋, 是在1650 年時完工的一座橋梁, 當時内川上僅有3座橋,而這座橋位於3座橋的中間, 因此就被命名中之橋。護欄上所刻劃的圖案是由在地出身的繪畫僧侶牧宥惠先生所繪製的墨畫,描述了是以佛教與橋樑由來的内容。

新西橋

新西橋,這座橋是連接内川兩岸的橋當中年資最淺、最新的一座小橋。
這座橋是由榮獲文化勳章的金屬造型作家蓮田修吾郎先生所設計,由黑褐色金屬搭配灰色的混凝展現相當協調。橋上兩側的護欄或橋墩上的雕塑,由垂直延伸出三根角柱巧妙地連接在一起,營造出豐富的意象。
欄杆上配置了2種面板,金屬的緊密美感與周圍行成了漂亮的對比。表面生鏽的後會從焦深茶色轉變為漂亮的黑褐色,營造出迷人的效果。

湊橋

湊橋,在1821年3月28日發生了放生津嚴重的火災,一夕之間燒燬了1150戸的住宅,因爲沒有橋可以渡河到對岸,逃離到湊口的居民有48人被活活燒死。這如同地獄面般的景象引起了加賀藩驗屍官的同情,才建造了長約55公尺、寬約3公尺的板橋,被稱爲「救助橋」,1895年(明治28年)才正式更名爲「湊橋」。
10月1日放生津八幡宮的秋季祭典上,13座的曳山花車繞境橫跨這座橋,非常値得前來一賭這雄壯魄力的畫面。

奈呉之浦大橋

奈呉之浦大橋是一座連接西漁港和東漁港的橋樑,橋的圍欄上刻劃着波浪,橋柱上嵌入着新湊著名的曳山祭典的圖案,而中央平台上裝飾着刻有萬葉集歌曲的石碑。
從橋上眺望立山連峰以及二上山的景色獨樹一格,正是射水市這座臨海城市的代表性橋梁。在天氣晴朗時,正面觀賞到立山連峰連綿不絶雄偉壯麗的山脈。向還能將能登半島的美景盡收眼底,富山灣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景色,因此也吸引了衆多攝影愛好者前來拍攝。

新湊觀光船是已獲得國土交通省,北陸信越運輸局的許可,營運富山新港遊覽航線,内川遊覽航線,萬葉遊覽航線,故定網捕魚觀光航線等4條航線,對於載客・不定期的航行,自2005年4月起開始營業至今。